“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Connor 欧意官网 2024-11-26 20 0

初夏的利马,一树树黄钟花簇拥绽放。太平洋的海风轻拂着“花园之都”,捎来友谊与合作的讯息。

“希望您拨冗出席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再次进行国事访问。”一年前,美国旧金山,秘鲁接棒亚太经合组织2024年东道主,博鲁阿尔特总统第一时间向习近平主席发出诚挚邀请。

邀约穿越四季,情谊跨越山海。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利马卡亚俄空军基地。在机场迎接的秘鲁部长会议主席阿德里安森紧握习近平主席的手:“谢谢习主席!您的到来令我们欢欣鼓舞。”

东方大国的外交足迹,彰显着开拓与进取、格局与担当,映照着其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2013年以来第六次赴拉美“走亲访友”,时隔8年再次到访太平洋对岸的“邻居”。一切是熟悉的,一切又是焕新的——

从太平洋海岸到安第斯山谷再到亚马孙河畔,古老斑斓的土地上,“中国情”更加浓烈,“中国热”愈发澎湃。

潮起东方,气象万千。从中秘关系到中拉合作,从亚太经济到全球治理,动荡变革的世界里,中国机遇之于全球发展的推动力更加强劲,中国方案之于人类进步事业的引领力更加凸显。

(一)10年·大外交:从利马出发,中秘友好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时间有着怎样的力量?在10年的刻度上,它可以改变什么,又可以创造什么?

10年前,元首外交引领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大船正式启航;10年来,中拉合作走上提质升级的快车道,中拉关系迈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10年前,心怀民族复兴、世界大同梦想的东方大国,高高举起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旗帜;10年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让中国的朋友遍天下,世界前所未有地瞩目中国。

朝阳从海平面升起,光芒一缕缕掠过岸边绿茵,洒落在利马街区的报刊亭上。14日出版的《秘鲁人报》以两个版面刊登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一份份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这里的人民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老乡’”“中外考古学界认为,中华文明和美洲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很多人告诉我,中秘两国人民看到对方就‘望之可亲’,看到对方的文物就感到‘似曾相识’”……一句句亲切的话语,唤起一段段鲜活的记忆,中秘友好的历史之缘、文明之韵扑面而来。

有血脉相融的情谊,更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有文明薪火的传承,更有与时俱进的开拓。

2013年北半球早春,新时代中国外交迎来一波“访华潮”。中秘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秘鲁,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之一,自此又多了一个身份:最早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之一。

2016年南半球初夏,习近平主席对秘鲁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开启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更快发展的新阶段。八年春华秋实,结出硕果累累:双边贸易额增长1.6倍,中国企业对秘鲁投资存量翻了一番,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展开全文

一路引领,一路前行。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中秘关系的“成功之道”:“古老文明的深厚积淀,赋予中秘两国智慧和胸怀,让我们能够看清历史前进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始终坚持平等相待、互尊互信、互学互鉴,成为不同体量、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新的“利马时间”,新的历史起点。

利马卡亚俄空军基地——“习主席,欢迎您!”身穿民族服装的秘鲁少年向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宾献上火红的玫瑰。“中秘友谊万岁!”“祝习近平主席访问秘鲁取得圆满成功!”从机场到驻地,美好的祝福跃动在红色的横幅上,荡漾在热情的笑容里。

利马市中心武器广场,棕榈婆娑,喷泉欢涌,72匹骏马昂首阔步,护卫习近平主席车队前行。礼炮震彻云霄,山鹰展翅飞翔,在“南美洲解放者”圣马丁将军宣布秘鲁独立的地方,激昂的军乐久久回响。总统府前广场,沿着长长的红毯,两国元首并肩而行,向持戟站立的礼兵挥手致意。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这是10月13日拍摄的秘鲁首都利马武器广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人们瞩目着中秘元首的频密互动——

从今年6月博鲁阿尔特总统上任后首次中国之旅,到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秘,不到5个月时间,两国元首实现年度互访。

11月14日下午,秘鲁总统府图帕克·阿马鲁厅,中秘国旗交相辉映。习近平主席同博鲁阿尔特总统再次面对面坐在了一起,举行会谈。

“尊敬的主席先生,这一时刻充分彰显两国间的深厚友谊和高水平合作,体现了双方面向未来、构建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意愿。”博鲁阿尔特总统的开场白热情洋溢。

从对接发展战略到打造务实合作新格局,从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到担起文明互鉴时代责任,习近平主席登高望远,指明中秘携手前行的方向。

“加强贸易和投资‘双轮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翼齐飞’,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两链融通’”,这幅中秘合作的新图景令在场的秘鲁官员格外振奋。

人们赞叹着中秘合作跑出的“加速度”——

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2019年,中秘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秘鲁成为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拉美国家之一。此次访问,双方进一步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规划,中国倡议在秘鲁不断生根开花。

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15年前,秘鲁成为首个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此次访问,双方正式签署了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博鲁阿尔特总统感慨地说,秘鲁与最大贸易伙伴的合作迈出了“超越性一步”。

访问期间发表的联合声明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双方重申将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继续深化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构建共同繁荣的未来。”

14日晚,秘鲁总统府埃莱斯普鲁厅,灯光璀璨。中秘政界商界的代表来了,各国驻秘鲁的记者也赶来了,世界见证中秘合作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结束会谈,习近平主席同博鲁阿尔特总统并肩走来。两位元首面前,矗立着巨型屏幕。“从钱凯到上海:共享发展 共建繁荣”,两国元首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秘鲁钱凯港开港仪式。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11月14日,在秘鲁钱凯港,岸边智能化设备吊装集装箱。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从钱凯到上海”已是秘鲁民众的流行语,更是国际媒体的热议话题。有人说,这座南美航运新门户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蓬勃发展的新例证;有人说,它是秘鲁乃至整个拉美大陆大联通、大发展的新机遇;还有人说,它将改变历史,塑造太平洋贸易的新格局。

“报告主席,报告总统,钱凯港建设已经完工,具备开港条件,请指示。”

“开港!”两国元首下达指令。

长长的防波堤宛若臂膀守护着崭新的港口,高高的吊桥将自上海驶来的“秘鲁轮”上装有中国“新三样”的集装箱卸下,又将满载秘鲁特色产品的集装箱装上即将驶往中国的“新上海轮”。

绵长的海岸,波光灯光相映,钱凯港熠熠生辉;热烈的掌声,祝贺与期许相融。中秘合作前程壮阔。

如何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钱凯港,习近平主席提出“积极探索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这何尝不是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走过的路。访华归来的博鲁阿尔特总统对深圳的渔村“蝶变”印象深刻。她希望效仿深圳的发展,开启一场变革,将钱凯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物流、科技、工业中心。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6月27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轨道吊运抵秘鲁钱凯港。新华社发(上海振华重工供图)

这壮阔的前程上,有历史的回响,更有对未来的无限畅想。

开港仪式上,习近平主席讲起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先辈闯出的海上丝绸之路,讲起500多年前秘鲁先民印加人修建的印加古道,“如今的钱凯港,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印加古道’新起点”。博鲁阿尔特总统动情地说:“这条‘新时代的印加古道’将架设起两大文明古国交融之桥、两个友好民族友谊深化之桥。中国万岁!秘中友谊万岁!”

(二)35年·大合作:为人民造福,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结束国事访问日程,习近平主席的秘鲁之行进入“APEC时间”。11月15日至16日,中国元首外交重心转向亚太合作大舞台。

浩瀚无垠的太平洋,浪涛拍岸中跃动着世界经济中心东移的时代脉搏。35年来,本着区域一体化的初心,亚太经合组织把来自亚洲、美洲、大洋洲的经济体连接在一起,各成员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这是11月13日在秘鲁首都利马拍摄的APEC国际媒体中心内的标识。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有政府官员,有企业高管,有学者专家,7000多名代表从四面八方聚首利马。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领导人的到来,备受瞩目。他们的抉择与担当,塑造着亚太合作的格局,也牵动着爪哇岛果农和安第斯山手艺人的生计。

会旗迎风飘扬,各代表团车队接踵而至。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利马会议中心拉开了大幕。习近平主席健步走来,博鲁阿尔特总统热情迎接,两国元首留下珍贵的“APEC瞬间”。

时隔8年,为亚太发展再赴“利马之约”,是携手东道主推动开放合作的同声相应,是对“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承诺的信守不渝。

会议中心利马厅圆形会议桌中央,镶嵌着醒目的会标。象征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的21道光芒,组成一轮金色太阳,跃出层层海浪,冉冉升起。新的“利马时间”,将在亚太合作史上留下怎样的印记?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亚太合作何去何从,全球发展何去何从?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这是11月8日在秘鲁利马拍摄的202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标识。新华社记者 许睿 摄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亚太各国肩负更大责任。我们要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全面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习近平主席讲话的画面同步投影在利马厅的巨型屏幕上。掷地有声的中国主张、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凝聚起共识与合力,传递着信心与希望。

“几十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带动亚太地区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大融通,助推亚太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因为大分量,故有大责任。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亚太合作也面临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等挑战。”——面对大挑战,必行大担当。

“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习近平主席围绕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提出三项主张,立足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呼应“赋能、包容、增长”的会议主题,展现出守正创新的大国智慧、大国风范。

肩负起时代责任,把握好时代大势。

位于利马市中心的国家大剧院人潮涌动,千余名亚太商界精英相聚一堂。代表们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在习近平主席向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中出现了13次。

2013年以来,每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都会面向“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力量”发表演讲,结合亚太经济和世界经济最新形势,回应关切,指引方向。今年以来,百年变局持续激荡,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涌现,演讲的主题落脚在“经济全球化”上。

这段论断最是令人鼓舞:“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虽然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

其中,见动力阻力之辨:“当前,经济全球化动力和阻力胶着,但动力仍然胜过阻力。”

其中,有警示更有指引:“以各种名目阻碍经济合作,执意将相互依存的世界割裂开来,是开历史倒车”“不能走少数国家独占霸权的老路”“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多释放正面效应”。

是直面问题,把脉开方:“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解决发展失衡问题”——针对如何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个坚持”,剖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提出契合时代潮流的中国主张。

是纵论古今,放眼未来:讲到16世纪远航拉美的“中国之船”,也讲到亚太经合组织因应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勃兴之路。放眼未来,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亚太地区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擦亮开放亚太、包容亚太的金字招牌,打造绿色亚太、数字亚太的新招牌,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愈是艰难动荡,愈显责任担当。

那是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的大视野;是2019年上海进博会上“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的大气魄;是此次利马会议上“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的大追求……

刚刚落幕的进博会,一家家亚太企业满载而归;刚刚开港的钱凯港,一些拉美邻国正准备前往考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中国与东盟实质性结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以及中秘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新消息令人振奋……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11月7日,一名观众(左一)在第七届进博会国家展秘鲁馆了解秘鲁咖啡。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世界瞩望着,感叹着:“中国是开放合作的真正引领者”“习主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稳定和可靠”“全球需要像习主席这样的领导人”……

此次利马会议,在中方积极推动下,各方发表了《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马丘比丘宣言》《关于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新展望的声明》《关于推动向正规和全球经济转型的利马路线图》三份成果文件。致力于2040年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一项项重要的会议成果,饱含中国智慧的结晶。

带着共识,带着成果,迎来了亚太大家庭的“全家福”时刻。蓝色背景板前,与会领导人肩披具有秘鲁特色的羊驼绒围巾,并排而立。习近平主席站在博鲁阿尔特总统右侧,同博鲁阿尔特总统不时交谈。微笑、挥手、致意,镜头定格了亚太大家庭的时代景象。

16日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

10年前,亚太雁阵从北京起飞的壮景犹在眼前,世界期待着深化亚太合作、造福亚太人民的又一个“中国时刻”。

一路路,一程程。这是一个迈向复兴的民族开放合作的勇毅,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大国命运与共的追寻。

(三)百年·大变局:与世界相约,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汇聚更大合力

世界的百年变局,文明的千年交融。有人说,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明观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气质。

这一独特气质彰显于中拉友好、亚太合作的事业,也塑造着新时代中国对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运筹、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

11月16日下午,利马海豚酒店,中国代表团的主场。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在这里举行。

特殊的时间节点,赋予中美元首利马会晤特别的意义。

握手、问候、合影,现场快门声响成一片。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会面,距离上一次的旧金山会晤过去恰好一年零一天。

“很高兴再次同拜登总统先生见面。”

“非常感谢主席先生,很高兴再次见到您。”

过去4年,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也开展了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

经验值得总结,启示需要记取。以两个时间维度回望,中美正确相处之道愈发清晰:

一个时间维度,建交45年。

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两国做伙伴、做朋友,求同存异、彼此成就,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当敌人,恶性竞争、互相伤害,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一个时间维度,过去4年。

习近平主席生动地将中美关系比作一座大厦,从2021年视频会晤到2022年巴厘岛会晤再到2023年旧金山会晤,一步步为大厦建穹顶、搭基座、立支柱。此次利马会晤,习近平主席又高屋建瓴地总结7点经验和启示: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平等相待,不能挑战红线、底线,要多搞对话和合作,要回应人民期待,要展现大国担当。

回望的是过去4年,着眼的是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上百年。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世界密切关注着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中方愿同美国政府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习近平主席阐明立场。

“我们两国不能让竞争演变为冲突。这是我们的责任,无论是对于我们的人民,还是像您所指出的,对于世界各国人民。”拜登总统作出积极回应。

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四个“没有变”,成为国际媒体报道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不约而同的重点:“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

国际观察家如是评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十分有力,“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定锚”。

把舵大国关系,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广交四方朋友,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汇聚更大合力、创造更多机遇。

常常是一场会见刚刚开始,下一场会见的外宾已经抵达酒店等候。在习近平主席的“APEC时间”里,密集的双边活动与重要的多边议程接续展开。

泰国、新加坡、新西兰,三国总理都是就任后首次同习近平主席见面。会见聚焦的是,赓续友谊、深化合作。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与您会面,习近平主席!”泰国总理佩通坦首先表达谢意和敬意。习近平主席回忆起两年前的曼谷之行,展望着中泰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佩通坦总理谈起对不久前访华的深刻印象,讲述着她对中国减贫经验的钦佩、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的理解。明年将迎来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佩通坦总理向习近平主席发出再次访泰的热情邀请。

一年前,中国与新加坡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今年两国又共同庆祝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明年还将是中新建交35周年。“喜事”一桩连着一桩,习近平主席同黄循财总理达成共识:继续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拉克森总理此前多次到访过中国,他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今年恰逢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新西兰10周年、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同新方一道,继续发扬“争先”精神,共同打造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共同发展的中新关系。拉克森总理热情回应:期待同中方共同维护区域贸易的自由和开放,促进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韩国、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会见聚焦的是,坚守建交初心,树立正确认知。

见到习近平主席,尹锡悦总统忆及两年前在印尼巴厘岛的会见。国际和地区形势风云变幻,两国元首都表示坚守建交初心,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首次同习近平主席会面,石破茂首相当面感谢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对他当选日本首相的致贺。当前,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树立正确相互认知,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把握好两国关系正确方向。

数日前,智利总统博里奇在圣地亚哥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展区收到一本西班牙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这一次,他特意把书带到会场,请习近平主席在扉页上签名。

从曼谷到北京再到利马,两年来,博里奇总统同习近平主席三度会面。每一次沟通交流,都是一次“发现”中国的历程。此次见到习近平主席,他专门就钱凯港开港道贺,表示智方同样向中国企业打开大门。在发展对华关系上,智利始终走在拉美国家前列,这一次也不甘落后。

一项项耀眼的合作成果,让世界更加确认,中国不仅是古老的文明,更是繁荣的机遇、发展的榜样。

一次次坚定的政策宣示,也让亚太和世界更加确信,“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听听这些激荡在亚太合作大舞台上的中国声音吧:

“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继续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引领世界经济提质增效”;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继续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动力”;

“中国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和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同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努力”……

有学者指出,与历史上的“大国崛起”不同,中国的发展是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见过那么多的风景,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中华文明在绵延5000多年的岁月里,淬炼出了进取的精神、包容的胸怀、对和平发展的不渝信念。

世界在动荡中行进,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习近平主席以“文明”破题:“秘鲁纳斯卡文明的巨大地画,身在其中者迷,唯有居高者方能窥其全貌。中国也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主席语气坚定:坚持登高望远,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文字记者:新华社记者郝薇薇、杨依军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胡泽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