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融合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

Connor 比特币交易价格 2024-07-21 305 0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工业革命进入加速阶段,我国也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工业互联网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加速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重塑再造的关键力量,其中标识解析体系孕育着抢占全球新一轮网络空间竞争“制高点”的重大契机。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选择。

新型工业化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

2002年,我国在全球信息化发展和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旨在解决经济增长中出现的突出问题。2022年,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发展格局全面重塑、我国进入工业化深度追赶期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此外,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行业要继续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全新产业生态,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面连接、数据驱动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通过增强企业获取信息、资源、服务的能力,打通企业“数据孤岛”,推动产业集群由传统的“业务连接”演进为“数据连接”和“生态连接”,在促进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工业互联网能够对工业全过程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开展精准监测与科学分析,支撑碳排放数据计量监测、碳足迹管理、碳交易体系建设,有效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神经系统”,通过为每个物品、元器件甚至每条信息赋予全球唯一的“身份证”,进行快速定位和信息查询,实现了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资源集成共享,是全球供应链系统、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基础与前提。随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新需求逐渐显现,加强区块链技术与标识解析体系的深度融合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进入“新”阶段

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我国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进入“由建到用”的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一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已形成以“5+2”国家顶级节点为核心,上连国际根节点、下连二级节点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上线行业和区域二级节点343个,覆盖31个省(区、市)。二是标识应用初见规模。我国的标识应用已融入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46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服务企业超过41万家,标识注册量突破4637亿个,形成了涵盖产品、企业、园区、产业链供应链的丰富应用场景,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实践。在“产学研”各方的共同推动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持续释放价值,深入打通企业“数据孤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推动产业链、产业集群间的高效贯通,带动生产效率变革和资源优化。同时,标识解析体系通过对工业全过程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开展精准监测与科学分析,提升工业企业绿色低碳生产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坚实的数字底座。

展开全文

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敏感且艰巨的任务,基于数据驱动物理系统与数字空间全面互联与深度融合,是助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随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不断发展,新需求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规模化发展需要以数据可信共享为基础。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矛盾使得数据本身的价值没有被充分释放,数据共享后其稀缺性难以得到保证、隐私得不到保护,使得数据所有者不愿、不敢、不能共享数据。当前业内急需构建基于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基础设施,以推动数据的可信共享。

二是标识应用深化需要与数字化相辅相成。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从理念倡导到应用深耕,是政府与产业界共同面对的难题,标识的创新应用涉及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和大量工业科技,需要与生态化发展需求相适应。对行业和企业来说,标识应用不是单一的工作,而是要与“数改智转网联”协同,体系化推进。

三是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据安全防护为保障。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承载着数以亿计的设备、系统、工艺、业务和运营管理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体量大、种类多、价值分布不均、不同领域保护利用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等特点,分级分类保护难度较大。

区块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新”路径

区块链作为一种由多方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具有分布式可信、数据透明、可追溯等技术特点,有助于构建基于数据的协同互信。区块链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融合以及面向工业场景的二次开发,有望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在基础设施、应用模式、产业生态等方面推动制造系统的全面升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

契合设备可信接入需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工业互联网涉及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各环节海量设备的接入使得身份鉴定、设备管理等存在安全隐患。依托区块链技术,企业可将设备的身份认证、访问权限等写入智能合约,建立面向工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可信接入机制,避免繁琐的访问申请和认证,构建端到端的深度互信,从而推动工业数据资源向生产要素形态演进,强化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精准治理,有效提升设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和抗冲击能力。

契合链企高效协作需求,为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提供重要路径。目前制造业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响应不迅速等痛点,严重制约了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企业的有效协作。基于区块链技术,多方共同构建一张区块链网络,可实现工业数据在真实可信前提下的传输和交互,显著提升各环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力,极大降低传统业务的沟通协作成本,提高不同制造主体之间的业务协同效率,深刻改变业务协作模式。

契合产融合作优化需求,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条长、参与方众多,标识解析体系虽能深度打通企业“数据孤岛”,但仍存在核心企业信用无法传递,进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多方共识特点,能够支持数字资产凭证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拆分、流通、贴现,支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生产交易过程中的不可篡改、不可抵赖以及可追溯,既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又提高了交易的安全度和可控性。

总而言之,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上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覆盖设备接入、业务协作、价值释放的全价值链环节,有助于推动工业数据要素的有序流转和深度应用,为把握新技术革命机遇和破解深层次难题提供可行路径。

下一步建议

面向新征程,行业需牢牢把握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融合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动政策及产业生态健康、稳定发展。针对标识解析下一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持续加大投入。我国已基本建成区块链与标识解析体系融合型基础设施,具备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后续应持续加大投入,结合《工业互联网标识“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化部省联动,规划持续性专项工程和支持计划,稳定各方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打造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现有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条件及资源,扩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持续推动节点建设和运行。以应用需求为切入点,调动产业界积极性,在相关行业推动建设一批服务节点,提升工业区块链的公共服务能力,为标识创新应用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强化产业支撑。组织工业企业、基础电信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产业各方打好“团体赛”,推动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融通的核心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集成测试,突破性能、安全、兼容性等制约工业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备领先技术指标的成果,并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丰富融合应用。推进区块链深入工业互联网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提升可信存证、产品追溯、设备认证等既有场景的应用能力,打造工业区块链应用示范标杆。推动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融合型基础设施在物联网终端、车联网、智能工厂、数据共享等场景的应用,通过典型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复制推广,释放规模效应。

培育产业生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等平台的组织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专业课程培训、人才实训以及职业技术鉴定等方式,培育一批既懂工业互联网、又懂区块链的复合型人才。凝聚产业合力,培育基础型、专业型的产业公共服务和运行监测平台,促进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广的良好发展局面。

推进国际化战略。深化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APEC国家、非洲友好国家等)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对接合作,持续开展开放性节点网络共建工作,围绕“跨境凭证与企业身份验证”和“跨境产品体系化认证”等模式推进跨国应用。进一步探索拓展海外节点建设和网络布局,积极参与关键基础资源分配和标准制定。

评论